曾明俊(Billy Tang),越南和中国混血,出生在英国,在一个多元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他,年少时,时常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到困惑,对于Billy来说,那些身份认知的逐渐形成,存在于食物跃上舌尖的每一刻。
2013年,Billy决定独自回中国生活,探寻自己身上更多的东方脉络。作为一名艺术策展人,Billy承办的艺术展也多少和美食有关,去年,他和艺术家托比亚斯·雷贝格(Tobias Rehberger)将一间肉铺和酒吧搬到上海外滩美术馆,给大众提供了可以吃的展品,以此来探索肉在艺术史中的象征意义。这次在Billy家中,他通过一碗特色的越南小吃Banh Hoi,和我们聊了聊他的料理人生。
以下是Billy的自述。
自述 Billy(艺术策展人)
小时候的Billy(左)
因为自己特殊的成长环境,小时候,会被自己多元的身份背景困扰,虽然我出生在伦敦,母语是英文,但在全是白人的生存环境里,还是时常会觉得格格不入。
而被排挤的原因,很多时候,都和自己的亚裔身份有关。
年幼的Billy和同学
小时候,因为便当里的亚洲料理,常遭到同学的排挤,就赌气和妈妈强调,饭盒里除了西式的菜,其他不要。
越南炸春卷
但妈妈还是很坚持,直到有一天我带了越南春卷,同学们都特别爱吃,和他们之间的隔阂也居然因为一块春卷,慢慢消除了,那时候就体会到了美食的力量。很多时候,人对于自己身份认知的找寻,感悟往往就在食物跃上舌尖的那一刻。食物和人一样,都需要在不断的适应和融合中,达到自己最适宜的状态。那些对于自我认知的撕裂与割舍,摒弃与接纳,都在一道道菜中谋得平衡。接受了那些味道的同时,也意味着接受了最真实的自己。饮食往往是最能直观地反映一方文化的媒介,了解的门槛也相对低,但如果不深入了解,会容易产生很多误解。
比如在很多人看来,越南料理就是廉价的街头小吃,提到越南菜,也只想到Pho,冰滴咖啡和春卷,和其他东南亚菜也没什么差别,其实越南菜很有自己的特色。越南曾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,料理偏好深受中国的影响,近代被法国殖民近百年,多少夹杂着中餐和法餐共同的影子。
但同时,又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,在一众东南亚菜中独树一帜。相比于泰国、印度和马来西亚的重口,越南菜更讲究食物的本味,各种香料百草加上鱼露就是越南菜的基本味型。
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增添了些许酸辣,呈现出的风味也大多少油多素,天然清爽。
越南菜的精妙之处,常常被人忽略。往往一份越南菜里的烹饪步骤比想象的繁杂很多,比如我特别爱吃的Bánh Hỏi,是由炸的春卷、蒸的米粉、烤的猪肉、腌的萝卜组合而成的,每一部分都需要对应不同的烹饪技巧。而街边小吃带来的感染力是在大部分实体餐厅里体验不到的,各个摊主在你面前演绎的不仅仅是他毕生积累的烹饪技巧,还有他们的人生。很多人说越南菜就是中餐和法餐的融合,但我认为有时候“融合菜”这个词,简化了对不同文化的食物如何互相转化和混合的理解。
并不是把越南泡菜放进法棍里就叫融合,越南人在法棍的制作里加入粘米粉,变得更为松软,里面塞入烤肉,香菜薄荷和腌菜,淋上美乃滋,酸甜爽口,这是越南人民自己的智慧结晶,这样好吃的越式法棍三明治在法国是吃不到的。来自不同地区的食材和料理方法的结合方式对烹饪的发展至关重要。其实这一直关乎的都是如何改善食物的味道,同时让它变得更有趣,更本土。OHA团队的厨师Blake Thornley为Tobias展览设计菜单因为热爱美食和艺术,我参与的很多项目多少都会涉及到他们两者之间的跨界。很多艺术家对制作美食也有一种沉迷,艺术应当反应大家生活中的印记,而食物关乎于生存,就成为反应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媒介。Blake Thornley,Billy和Tobias展览团队在去年的一场展览中,我们在美术馆里开设里一间肉铺,以此来探索肉在艺术史中的象征意义,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可以品尝而不仅仅只是观看的展品。
我希望可以借助食物,来拉近大众和艺术的距离,让他们能自发地和艺术有更多的互动和联系。食物之于人,关乎着内心中最纯粹的那抹记忆。到现在,还是会时不时想起那个因为越南春卷和同学消除了隔阂的自己,所以之后想办一个越南料理相关的展览,送给七岁的小Billy吧,也送给和食物有着故事的你们。
房券活动中奖结果:截止今早8点,我们用软件在抽奖序号发放数值内,随机抽取了六个数字,分别是17、232、455、563、610、1134,请以上中奖人注意查收私信。